150毫秒,跑步比赛发令枪响到起步的最快时间,这是人类的“反应极限”;
50毫秒,正常人完成一次“膝跳反射”所需的时间。
三倍之差的“极限”跨越,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思考处理的器官不同,一个是脊髓,一个是大脑皮层。低级神经中枢的脊髓,能突破高级神经中枢的反应桎梏,核心原因就是离感受器和效应器更近,是整个神经中枢系统的“边缘”。
边缘计算也是如此。相比于离数据源更远的云端,边缘计算能就近提供计算、分析、存储、传输等关键能力,解决数据延迟、带宽消耗、弱网络等难题,用更快的计算提供更好、更安全的服务。
1从中心到边缘
从边缘到中心
“边缘计算是指允许计算在网络边缘,代表云服务的下游数据和代表物联网服务的上游数据上执行的使能技术。在这里,我们将“边缘”定义为沿着数据源和云数据中心之间的路径的任何计算和网络资源。”
——“边缘计算”概念提出者之一施巍松
5G与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带来数据的爆炸式增长,云计算愈见乏力,难以支撑数据对算力的多样性需求,属于分散式计算的“边缘计算”应运而生。从此,算力从云端下沉到了边端,从“中心”延伸到了“边缘”。
据IDC发布的《DATA AGE 2025》报告显示,全球每年产生的数据总和将在2025 年达到 175 ZB。同时在报告中,IDC还预计每人每天将平均有4900次和数据相关的行为,也就是每隔18秒便会发生一次人类和数据的交互。
交互,是消费也是生产。交互的不断产生,带来庞大的数据上传需求,这对整个算力系统的网络传输带宽、稳定性、安全性和私密性、计算时效性等提出了新的挑战。而边缘计算作为现实与数据的交互之处,在靠近用户的地方高速发展,数据计算承载比重急增,走向了整个算力舞台的“中心”。
当时代的聚光灯照入边缘计算,也照亮了计算产业的发展前路。作为国产计算产业生态的强“芯”军和振“魂”者,拓维信息依托于二十余年行业场景的信息化实践,在边缘计算、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急速更迭的同时,以自主创新砥砺前行,实现IoT、AI、大数据等技术积累,并得以成功打造“拓维·建木” 边缘计算平台,以边缘计算赋能数字未来。
拓维信息连续两年获得边缘计算十大优秀解决方案
2软硬一体
“融合”驱动云边协同
与云计算的落地需要“软硬兼施”一样,边缘计算也是如此。“拓维·建木”边缘计算平台,得益于拓维信息“软硬一体”战略,融合在行业软件和计算硬件长期实践的经验,打造“云平台+边缘一体机”的软硬组合,使能政企数字化转型升级:
从架构上着笔,“拓维·建木”边缘计算平台采用“云边协同”的技术架构,从服务、业务管理、应用管理、智能、数据、资源六大方面实现云端和边端的深度融合,让云端资源优势和边缘端灵活性得以同时发挥。
从技术上突破,“拓维·建木”边缘计算平台基于KubeEdge边缘计算框架,深度自研、定向优化,实现对云边端数据交互的高效管理和调配,克服边缘计算常见的运维、设备接入、安全等问题:
拓维信息独立开发智能边缘管理平台,以可视化界面操控实现对边缘节点进行快速构建、部署、运维、监控。
同时,拓维信息深度自研设备管理模块,通过边缘协议解析组件的自主开发,实现对设备更灵活、更方便、更快速接入;自研数据总线模块,实现边缘节点自身及可信的边缘设备可实现数据互访和联动;自研边缘应用调度模块,统一边缘服务数据输入输出标准,通过云平台配置方式,实现场景联动。
而在安全方面,拓维信息针对边缘计算的技术特性,对边缘计算安全体系进行全新的加固,实现一机一密、一型一密,全链路数据加密或签名。除此之外,拓维信息还不断通过完善边缘协议库,丰富KubeEdge边缘框架的设备连接协议能力。
对于“软硬一体”中的硬件,拓维信息在“兆瀚”系列智能计算硬件的研发基础上,从边缘计算基础设施需求出发,推出了“拓维·建木”边缘计算一体机系列硬件。
不同应用场景,不同算力需求,边缘计算基础设施异于数据中心,有着丰富的硬件“个性”。“拓维·建木”边缘计算平台通过对ARM、X86等主流硬件架构进行适配,基本完成对市场主流硬件的覆盖;同时拓维信息还基于自身在制造、交通等行业场景的钻研,正式推出了工业网关、工控机、AI推理服务器等多款边缘计算硬件。目前部分“拓维·建木”边缘计算一体机已经在湖南高速收费稽核等项目中具体部署并运行。
3场景化实践
跑出“边缘”的马太效应
边缘计算不是一个新名词,要想“弯道超车”形成自身技术的“马太效应”,就需要企业能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进行钻研,通过场景化解决方案的打造,深入技术实践;通过场景术实践引发的技术创新,形成技术的护城河。
拓维信息就是如此,所打造的“边缘计算平台”,根据实践经验与技术创新,形成了五大核心优势:
01便捷的节点接入:
快速接入,一键部署,简单方便,开箱即用,云端统一调度和管控,大幅降低了实施难度和技术门槛;
02灵活的应用管理:
支持第三方边缘应用和算法快速接入,多语言、跨平台运行,支持边缘应用可视化编排,按需部署;
03柔性的边缘计算框架:
支持节点资源动态伸缩,边缘弹性治理,具有丰富的AI算法、流式计算、函数计算等,支持OTA灰度升级,具备离线数据存储与计算能力,实现业务闭环;
04强大的边缘安全防护能力:
通过一型一密,一机一密的动态安全认证体系,边缘节点和应用状态的实时监控与异常告警,保障节点持续稳定、安全、高效、可靠运行;
05高效的云边端协同能力:
支持百万级边缘节点接入、千万级并发,具备云边协同、边边协同、边端协同能力。
同时,拓维信息还积极携手生态伙伴,汇聚各方在基础设施、系统、算法、应用等方面优势,为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慧园区、智慧物流、智慧水务等应用场景提供云边端三位一体的边缘计算解决方案,驱动边缘计算、AI等技术向传统行业的加速落地,成为了边缘计算领域不可或缺的技术力量。
以智慧交通为例,拓维信息推出的AI收费稽核创新方案,便是边缘计算在高速稽核领域的一次具体实践: 自全国高速取消省界收费站后,高速收费模式受到挑战,高效的收费稽核模式应用迫不及待。面对海量的高速流量,拓维信息为湖南高速打造“省中心智慧大脑+边缘智慧AI+终端精准智能”,云边端三位一体的AI收费稽核创新方案。 其中,拓维信息在边缘层部署的边缘AI一体机,通过边缘计算平台的使能,得以向下链接多种物联端和设备端,实现全方位设备物联。同时,依托于平台灵活的应用管理能力,将多级图片压缩处理服务、传输处理服务、存储处理服务等产品下发,减少云端传输时设备的响应时间,减少从设备到云端的数据流量。 此解决方案自2020年5月在湖南高速投入试点应用以来,为高速稽查部门追缴工作提供有力支撑,大幅度提升了湖南高速稽核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据预测,方案将为湖南全省网络资源投入降低近两亿元初始成本,以及每年超1000万元的成本节省。 除此之外,拓维信息还为数据采集、园区管理等多种细分场景构建了定制化解决方案:边缘数据采集解决方案,基于边缘一体机,边缘计算平台提供泛在设备连接支持、数据采集、边缘协同、智能边缘等服务,构建了工业物联网的坚实基础;边缘计算园区解决方案,基于边缘计算平台构建园区边缘云,实现园区业务数字化和管理智能化...... 定制方案、定制算力、定制未来,拓维信息作为行业应用和边缘计算的“懂行人”,通过“拓维·建木” 边缘计算平台与拓维信息IoT等平台的无缝融合,将AI、大数据等智能应用延伸到边缘,在边缘处定制解决方案,用场景实践突破技术应用的边界,跑出“边缘”的马太效应。
4算行“边缘”处
云生“建木”巅
边缘计算,一点也不“边缘”,它是算力的无限未来!
在经历过一系列“中心化、去中心化、中心化......”的信息技术变革后,边缘计算与云计算的协同互补成为IT世界的共识,边缘计算作为近端算力承载,将助力“元宇宙”等未来技术突破算力桎梏。
同时,作为距离客户最近的“最后一公里”,边缘计算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灵活多变的“技术特性”,不仅能满足各行各业对敏捷连接、实时优化、安全可靠等方面的关键需求,还能很好地支撑AI等技术的落地,最终实现“边缘计算”向”边缘智能”的全面进阶,构造完美无缺的数智未来。
技术有“维”度
基于以上的内容,你是否对拓维信息的边缘计算技术相关有了一定的了解?你还有哪些想要了解的拓维信息“黑科技”与“软实力”?请积极留言关注!拓维信息“技术说”下一期为你而来!
- End -
原文标题:技术说|拓维·建木边缘计算平台,让算力先行一步!
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拓维信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审核编辑:汤梓红
原文标题:技术说|拓维·建木边缘计算平台,让算力先行一步!
文章出处:【微信号:talkweb1996,微信公众号:拓维信息】欢迎添加关注!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
发布评论请先 登录
相关推荐
CEVA PentaG2作减法降低5G功耗 PentaG2自动处理数据平面
英飞凌对欧盟委员会批准《无线电设备指令》第3.3 (d)、(e)、(f)条授权条款表示欢迎

通过MAX32666解决物联网系统设计挑战
芯启源与浙江移动签署数字基础设施技术联盟框架协议
移远通信将携手合作伙伴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50年愿景
有方科技基于“云管端”接入通信解决方案助推分布式光伏产业发展
中兴通讯签署《浙江省数字基础设施产业技术联盟发展框架协议》
移远通信物联网技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比如动物保护监测相机
华为p50e骁龙778 是5G芯片吗
SR73F大角度避障77GHz毫米波雷达在智慧驾培的应用
华为p50以后能升级5g吗
2023年将有54亿台支持蓝牙的物联网设备上市
用于监控工业系统中的数字隔离器
浅谈物联网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爱立信成立全新企业无线解决方案部门
利尔达物联网与Nordic强强联手赋能低功耗短距离通信赛道
基于6TiSCH的网状网络解决实施挑战
如何让物联网设备免受黑客攻击
LoRa开发板掌握百万节点的物联网网络
京东方发布首个权威健康护眼标准—全面护眼显示标准
海联物联使用Semtech LoRa?器件开发AsterNet组网方案
50G SFP56 DWDM光模块的详细介绍
基于NVIDIA GPU加速平台实现5G端到端解决方案
中兴通讯与大中矿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5g NR 入门 --带你了解新无线电通信领域的先进技术

物联网技术在电动汽车电控系统中的作用

利用关键技术延长资产标签的电池使用寿命
跟上物联网时代的脚步
【物联网开发笔记】机智云设备移植RT-Thread
白皮书:PSA Certified 的10个安全目标和 Microsoft 的高安全设备的7个属性
新风系统和给排水物联网

物联网可能成为“最环保”的嵌入式设计

做物联网APP的几个模式简介
在物联网中使用 SMTP

评论